首页 > 股市要闻 > 财经正文

上海2023年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5.5%以上

2023-01-14 18:00:16 来源:未知作者:网络
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,龚正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。 2023年,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预期目标?将推进哪些重点工作?过去五年,又取得了哪些成绩?相关情况均一一浮现。 上海2023年生产总值增长 预期目标5.5%以上 今年,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.5%以上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5%,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

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幕,龚正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。

2023年,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主要预期目标?将推进哪些重点工作?过去五年,又取得了哪些成绩?相关情况均一一浮现。

上海2023年生产总值增长

预期目标5.5%以上

今年,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.5%以上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5%,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.3%左右,城镇调查失业率5%以内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%左右,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%左右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、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,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。

上海将推动实施综合改革试点,配合制定上海浦东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,推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在浦东特定区域复制推广,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、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。新增2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,打造国际先进技术应用中心、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。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新一批浦东新区法规。

上海将推动实施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上海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方案,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。积极配合深化科创板制度创新,支持更多优质科创企业做大做强。全面完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重点合作事项和重大项目落实落地。

上海将深化提升三大先导产业“上海方案”,加快六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,大力发展四大新赛道,在未来产业五大领域加速布局。深化全球资产管理中心、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,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,推进绿色金融、金融科技等改革创新。落实新一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支持政策,积极创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。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大项目,启动建设东方综合交通枢纽上海东站。深入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,强化在沪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,配合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。

上海将精心办好第六届进博会。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,全力推进水乡客厅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。深化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,加快培育发展民营企业总部、贸易型总部。积极参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,创建“丝路电商”合作先行区。做好对台、港澳、外事、侨务工作。深化对口帮扶。

上海将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全力打造东、西两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,办好“五五购物节”等重大促消费活动。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。推动一批引领性强、带动性大、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。

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

今后五年,上海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、实现高效能治理上迈出坚实步伐、取得重大突破。

上海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%,数据要素全域赋能、生产生活全面转变初步实现,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。

上海还将牢牢把握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方向,加快数字技术应用步伐,持续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。深化经济数字化转型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加快工业软件攻关突破,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行动,推进数字商圈、数字商店建设。系统化构建城市数字底座,加快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、国际数据港和一批数据中心、算力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。深化生活数字化转型。推动构建精准、普惠的数字生活服务体系,新增生活类重点场景10个,着力消除“数字鸿沟”。深化治理数字化转型。推进“一网通办”,深入推行免申即享、“好差评”和帮办制度。

上海还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。推进LNG站线扩建、分布式光伏建设,发展绿色园区、绿色工厂、绿色产品、绿色供应链,推动海铁联运、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,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。推进碳普惠制度建设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启动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,强化臭氧污染防治。开工建设52座雨水调蓄池,建成竹园污水厂四期,全面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。加快生物能源再利用三期等一批湿垃圾处置设施建设。建设绿色生态空间。

上海还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市民持续增收。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强化创业带动就业,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。强化养老托幼服务和社会保障。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、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5000户、社区长者食堂40个、社区托育托额3200个,统筹提高养老金、医保、低保等社保待遇标准。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,营造无障碍友好环境。深入推进健康上海建设。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,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,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,加快打造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。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条件。全面推进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完成12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、28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,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,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。建设筹措7.5万套(间)保障性租赁住房。

上海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

过去五年,上海市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,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.8万元左右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7608.2亿元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.2%左右,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。

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五届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超过4万亿元,实际使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030亿美元左右、比上个五年增长15.8%左右。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.4万亿元。五年累计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25.1万户,比上个五年增长52.7%,每千人企业数量增加到111.1户、位居全国第一。

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5.9万元增加到7.9万元左右。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,年均上涨1.9%。年均新增就业岗位58.8万个,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4.7%左右。五年完成283.7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。PM2.5年均浓度从2017年的39微克/立方米下降到25微克/立方米,如期消除劣V类水体。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,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。全市公园从2017年的243座增加到670座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%左右。

五年来,上海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重点任务基本完成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注册制效应不断放大,有力支持科技创新,科创板上海上市公司首发募资额、总市值均居全国首位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,交通、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,群众跨区域办事、就医更加便捷。进博会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、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、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,五届累计意向成交金额3458亿美元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,38项成果已向全国复制推广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扎实推进。

来源:中国证券报·中证网 作者:汪荔诚

温馨提示: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,请关注金投网APP。

  • 相关阅读